关于《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公示
来源:永泰县 时间:2023-05-23 15:46 浏览量:

《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经过相关部门的多次征求意见和专家的技术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现将规划成果进行公示。

规划主要内容发布在永泰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yongtai.gov.cn/)。公示时间自 2022年5月23日至 2023年6月23日(一个月)。公示期间,若有意见,欢迎单位和个人通过信函和其他书面形式对规划提出意见与建议。来信来函邮寄地址:永泰县城峰镇南城办公区19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中心,邮箱:ytmzmczx@163.com,联系电话:24832903,联系人:小汪。

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在意见中注明真实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电子邮箱等(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加盖单位公章)。如反馈意见信息不准确或者不完整,无法及时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视为无效意见。

《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重点阐述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界定为:永泰县永阳古城南部,东至杨梅路、后垅路,西至南湖路, 南至上马路,涵盖登高山、仰止楼、观音亭,北接登高路,面积约16.58公顷(248.7亩)。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 2021-2035 年,近期为2021年—2025年;远期为2026 年—2035年。规划管理时效按照“统一规划、永续管理”实行长期规划控制

三、规划原则

1.整体性保护原则

2.原真性保护原则

3.特色性保护原则

4.利用性保护原则

5.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四、规划目标

1.深入发掘、科学评估永阳古城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色与历 史文化内涵;

2.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格局与延续保护区历史风貌的完整性,重点 保护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4.打造成为永泰全域旅游特色集聚平台,作为永阳古城文武状元文化的 展示窗口,使之成为具有独特人文和旅游观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

五、街区价值与特色

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是永泰永阳四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和最重要的传承地,其特色价值可具体概括为:

1.永泰历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组成;

2.永泰城市近代化进程全面、连续的见证;

3.四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传承地;

4.地方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

5.永泰近代传统建筑演进的集中体现;

6.紧密关联的街区发展历史和文化。

六、保护内容及保护要素

本规划从人工环境和物质形态要素、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确定保护框架及各项保护要素(详附表1)。

七、保护区划划定

(一)保护范围的划定

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为东至杨梅路、后垅路,西至南湖路,南至上马路,涵盖登高山、仰止楼、观音亭,北接登高路中段,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地带,总用地面积约16.58公顷(248.7亩)。具体范围以图册中的“保护区划图”所划定的范围为准。

(二)核心保护范围的划定

核心保护范围具体范围:北至登高路南段,包括秀才楼、仰止楼和景行书院,南至观音亭和登高路15号传统风貌建筑,西至新安巷、林氏祠堂,东至三落厝后花园陡坎处和后街林厝,面积为2.41公顷。具体范围以图册中的“保护区划图”所划定的范围为准。

(三)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为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北至登高路中段和登高山北面山脚下包括秀才楼、仰止楼和登高路80号;南至沿南湖路及上马路的永泰大厦、白马大厦等商业建筑北侧,西至南湖路和新安巷路口;东至登高山东面山脚和登高路15号东北侧传统风貌建筑群,面积5.37公顷。具体范围以图册中的“保护区划图”所划定的范围为准。

八、展示利用规划

(一)文状元文化展示区

对于严格保护的各级文保建筑,结合保护需要和旅游展示要求,以文状元文化、名人事迹等内容,进行展示。对古井、牌坊、古树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展示。有限制地建设具有特色的专题陈列馆,并合理制定陈列馆的规模和限制条件。原则上将秀才楼、仰止楼、景行书院、干厝等列为展示区。

(二)武状元文化展示区

规划于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南侧口结合“三落厝”等传统建筑,利用三落厝前院,作为武术表演场所,结合后街林厝,布置武术传人工作室,打造武状元文化展示区。

(三)特色民宿展示体验区

修缮改造新安巷西侧破旧老宅,改善部分风貌影响较大的自建房,结合登高山景观,沿登高山布置生态主题特色民宿。鼓励当地居民将自建住宅出租1-2层作为特色民宿,服务独自出行的游客。

(四)休闲娱乐展示体验区

结合民国建筑、观音亭、土厝等建筑,打造区别于新安巷沿线的风物特产展销区,提供咖啡馆、酒吧等娱乐场所,作为当地人及游客的夜晚娱乐场所。

(五)风物特产展销区

规划新安巷两侧的沿街界面,通过建筑功能置换补充增加现有的土特产销售门面,将永泰的特产集中在新安巷体现,不仅进行展示销售,而且提供游客参与制作的服务。同时,结合林氏祖居,结合新安、登高路节点,布置3层茶馆客栈风格建筑,提供饮食休憩场所。

(六)登高山气象科普展示区

针对一日或半日停留的客人,结合登高山等自然风光、建设公园游山栈道,提供休憩及游览景点。

表1 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素构成表

人工环境和物质形态要素

总体格局

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为背靠登高山前拥大樟溪清凉溪的山水环抱的水陆关系,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街巷体系,以新安巷登高路为轴的西北东南走向的总体空间格局。

街巷格局

以新安巷、登高路为主要街巷骨架,存在一定数量的东西向的巷子打通街区与登高山的联系

古河道

大樟溪、清凉溪

文保单位

三普文物点

2处:三落厝〔登高路44-5号〕、后街林厝〔登高路25号〕

历史建筑

9处:秀才楼〔登高路229-2号〕、景行书院〔登高路56号〕、土厝〔登高路14号〕、八将馆〔上杭路134号〕、干厝〔登高路240号〕、民国建筑〔登高路8-1号〕、仰止楼〔登高路91号〕、林氏宗祠〔新安路22号〕、林氏祖居〔新安路8号〕

传统风貌建筑线索

6处:登高路4-2号(观音亭)、登高路15-3号、上坪路6号、上坪路7号、登高路49-4号、登高路81号

历史环境要素

牌坊

鹤皋巷牌坊、三状元坊

古井

土地瓮井、新安井、四眼井、诸多深宅大院中的古井

古树

榕树、白兰

其它历史环境要素

书院戏台、二十一层崎、夯土墙、大夫第前埕铺地石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文化要素

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张圣君信俗文化

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虎尊拳、永泰山歌

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山葡萄藤编织、永泰锡酒壶制作、永泰木艺

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岁时节俗:春节、元宵节、拗九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祭灶、除夕

人生礼仪:婚嫁、试鼎、添喜、寿庆、丧葬、宴席、分家、送礼、称谓、服饰

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物特产:永泰李干、酸梅汤、青梅酒、葱饼

四大文化之文武文化:柯熙、张景忠、状元文化载体景行书院、仰止楼、三落厝、干厝

四大文化之忠义文化:周焕、张定远

四大文化之宗族文化:张氏宗祠、林氏祖居、林氏宗祠、干厝、邱氏祖厝

四大文化之宗教文化:八将馆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