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的“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跨步前行 哪个方面你最关心?
来源:永泰新闻网 时间:2021-02-18 10:28 浏览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以来,永泰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全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医疗资源,逐步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牢人民群众公共卫生防护网,一步步实现百姓的“健康梦”。

  一、补齐医疗设施短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宽敞整洁的大厅、功能齐全的设备,给人更加便捷的就医体验。2019年4月30日上午,县总医院中医院新院区举行搬迁揭牌仪式。新院区总用地面积约24680平方米,建有门诊楼、病房楼、食堂等,设置床位270张,并于2019年11月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县总医院中医院新院区 

  同年9月,与新中医院相邻的新妇幼保健院也正式投用。新医院基础设施完善,设有妇科门诊、儿科门诊、儿童保健科、彩超室、检验科、心电图室等科室,拥有Voluson E8彩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化学发光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能更精确地为患者诊断指导。新中医院与新妇幼保健院的交付使用,有效提升了我县的医疗服务水平,为群众就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县妇幼保健院  

  “十三五”期间,永泰县不断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县医院手术室和重症医学科、11个基层医疗单位中医馆的建设,202个村卫生所完成标准化建设,县医院和疾控中心PCR实验室先后建成投用,葛岭、梧桐、城峰等乡镇卫生院动工迁建……医疗机构硬件设施一步步完善。  

   

  ▲东部新城医院(葛岭卫生院)效果图 

  近年来,我县还按照二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县级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县域医共体医疗服务“三大平台”和“六个中心”。“三大平台”涵盖技术、协作、信息三个方面,“六个中心”建设包括消毒供应、远程会诊、心电诊断、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验。创新银医合作举措,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世行贷款医改项目基础上,依托县农行“银医合作”平台,投资1662万元建成医防集成、全民健康管理、健康促进、“120”指挥中心等4个信息平台。持续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采用人才引进和社会公开招聘等形式,共招聘237人充实到医疗人才队伍。五年来,我县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从1.6人提高至1.89人,千人均注册护士从1.79人提高至2.56人,进一步提升我县的医疗服务能力。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是医改的重头戏。为进一步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县主动作为,明确主体,创新机制,高位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2017年11月,以县医院为牵头单位,纵向整合21个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县总医院,将医疗资源、人才、病种向基层下沉。2018年9月,在“纵向到底”的基础上,又推进“横向到边”,将县中医院、县精神病防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的临床医疗部分纳入县总医院,成员单位增加至24个。    

   

  ▲永泰县总医院 

  扩大县域医共体试点范围。2019年1月,县总医院在纵向到底的基础上理顺总医院与中医院关系,实行总医院和中医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个法人代表、一体化管理”,保留独立院区与中医药特色科室,合并非临床科室,推动中医持续良性发展。 

  推进分级诊疗。县医院、县中医院、精神病院以及各乡镇卫生院分别与10余家省内外三甲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总医院院区主治以上医师及高年资护士每个月定期到分院巡诊,既有利于提高分院诊疗护理水平,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来自县总医院专家的可及性医疗服务。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行“172”模式,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实行机构、人员、业务、财务、采购、考核、信息等“七个统一”管理,实施村医薪酬和退休养老“两个”保障,筑牢村居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在实行按病种付费的基础上,2019年4月26日与医保局签定医保打包支付协议,将县域内的医保基金整体打包给总医院,实行“统一预算、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机制,结余部分纳入总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促进医疗卫生模式由“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最近身体感觉怎样?”在清凉镇岭下店村贫困户胡春花的家里,家庭医生郑金钗每个月都会按时前来为她进行健康检查。 

   

  胡春花:“有了家庭签约医生后,我们看病方便了许多,医生每个月上门为我们提供健康咨询,十分感谢。” 

   

  2017年以来,我县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建立由县、乡、村医务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优先与贫困户、慢性病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幼保健对象等重点人群签约,提供建立健康档案、电话咨询、入户访视、健康教育等针对性服务。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立了99个家庭医生团队,累计已完成签约人数122968人,占全县户籍人数的31.87%,其中健康扶贫保障对象6489人,实现了应签尽签。 

  我县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大力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全国健康促进县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积极推进计生老龄工作,开展全面两孩政策宣传,抓好人口指标分析监测,并牵头为我县80周岁以上8211名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共计保费410550元。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县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65元,按序时进度完成主要工作指标,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管理39445名。高血压患者累计建档19067份,糖尿病患者建档5944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累计建档1338份,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100%,各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 

  四、全员行动共克时艰,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永泰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第一时间成立防控指挥部,动员全县力量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为满足群众核酸检测需求,提升核酸检测效率,我县先后建成投用县医院和疾控中心PCR实验室,日核酸检测能力9900份。  

   

  生物安全柜、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在县总医院的PCR实验室内,二十余件机器根据功能有序摆放着。实验室分为样本接收区、试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及高压废物清洁处理区等六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是独立设计的,采用负压进行空气循环。PCR实验室的建成投用,让我县具备了检测样本的能力,实现了当天采样当天出报告,为我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增添利器。  

   

  ▲县总医院PCR实验室 

  期间,我县还建立了“1 配 3”居家医学观察等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治愈 2 例输入病例,未发生本土确诊病例。扎实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消毒消杀和全县疫情防控综合演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过去的五年,如漫漫征途奔向“星辰大海”,永泰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一定成绩。城乡居民住院个人自付比例从 49.1%下降至 44.7%,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从 4.2 张提高至 4.98 张,人均期望寿命从77.21岁提高至78.5岁。 

  立足“十四五”,我县将按照“县城建强中心、镇村筑牢网底,上下联动”的发展思路,继续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结合永泰县实际,不断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完善平战结合、医护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面,健全群众医疗互助机制,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县创建验收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逐步提升县域医疗救治和健康服务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