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有生力量,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从东湖迁至官烈,机关设在柯坑,在官烈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省委在官烈村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开辟革命根据地,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
在官烈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馆内,陈列着当时游击队员们的用过的衣物,发黄的信件,单薄透风的蓑衣,早已看不清真实模样的草鞋以及简陋的鸟铳、皮带等物件,记录着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游击队员们与敌斗争的英勇事迹。
官烈村原党支部书记 王兆金:当时游击队活动(地点)基本上都在山上,横坑、柯坑还有鼎岩、兔耳山这几个地方活动,那个时候生活非常艰苦,在上面有时候自己种一点菜,自己挖一点地种一点地瓜,这里面马刀、水瓢都是他们用过的东西,还有枪,当时我们枪支很少,我们就用打鸟的鸟铳,也可以当做武器。
1944年9月20日和10月15日,省委机关在官烈分别发出《关于准备抗日游击战争政策指示》和《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第二次指示等历史意义的文件》,指导全省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4年10月至12月,省委在官烈、兔耳山先后派出武装队伍袭击福清五龙黄墩村与龙田,永泰占兜等地国民党地方武装,缴获枪支弹药,壮大武装力量。1945年6月,为保护省委机关安全,闽中特委主力夜渡大樟溪,把顽军引至外围,永泰党组织和武装力量紧密配合闽中特委及武装队伍,采取“调虎离山、多线暴露目标”的方法,把敌人牵引到大樟溪上游,与敌展开一场艰苦的诱敌战。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馆馆长兼讲解员 苏林敏:游击队员们不怕困难、不畏牺牲,他们紧紧依靠着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为永泰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塘前乡组织委员、人武部部长 蓝友全:官烈省委旧址是我们塘前乡红色研学基地的一个重要的研学点,这个点是我们游击队当时战斗过的地方,我们乡也是积极的去宣传以及传承我们游击队的奋斗精神,结合我们的党日活动以及研学点的教学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