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红色史迹】藏在校园里的那一段红色往事
来源:永泰新闻网 时间:2021-06-23 16:28 浏览量:

  永泰是革命老区县,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深厚。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有数以千计的优秀儿女投身革命,浴血奋斗,慷慨捐躯,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此,永泰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永泰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永泰红色史迹》专栏,深入挖掘永泰红色史迹、红色人物以及各地各行各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展示我县上下齐心协力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良好风貌。

  今天,我们要带大家了解人民解放军与游击队会师的地方--永泰县体育场,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红色文化。

   

  永泰县体育场旧址位于永泰县樟城镇北门路100号,这里曾是解放永泰的人民解放军同永泰游击队会师的地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变迁,而今,这里成为了实验小学校园。高大明亮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朗朗读书声......让人很难想象到这里也珍藏着那一段红色往事。

   

  永泰县体育场 

   

  实验小学 

  1949年6月,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挥师南下。7月,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率领第二十八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一军进军福建,制定了作战方案,采用钳形攻击战术分兵三路,向福州进军。

  7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第八十六师侦察营抵达永泰大洋,侦察营在大洋住下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游击队和当地群众敲锣打鼓,杀猪宰羊,热情接待。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五师先遣连,在闽中永德仙边区游击队员林兆瑞(长庆人)向导下,从福建尤溪出发,进入永泰县境,到嵩口镇芦洋村小溪尾,强渡大樟溪。防守在嵩口镇教堂和德星楼溪边的张忠权自卫队向过溪的解放军开枪射击,解放军副营长陶吉成不幸中弹牺牲。解放军战士猛烈反击,当场击毙自卫队2人,打伤1人,其余自卫队员纷纷向大喜方向逃窜。8月2日,解放军胜利占领了嵩口镇。接着,解放军于8月6日向梧桐挺进,在梧桐游击队配合下,兵分六路,从潼关、盘洋、溪南、西林、椿阳、坵演进攻梧桐。梧桐国民党自卫队龟缩土堡负隅顽抗,解放军发射3发六O炮,炸毁土堡大门。自卫队长林树森见势不妙,急忙向梧桐街尾逃窜,被埋伏的游击队当场击毙,其余人员四散逃窜,梧桐镇胜利解放。紧接着,解放军第八十五师大部取道梧桐潼关,向仙游、莆田、福清挺进,另一部分到永泰县城。

  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黄宝华:“ 当时29军86师是在梁灵光率领下,经过闽中游击队向导带领,从尤溪经闽清到达大洋,后再从大洋出发,经盘谷、红星到达清凉。人民解放军到清凉太平口后分三路包围城关。一路从北门桥直接过来,当时桥还被国民党破坏,我们便临时搭桥,解放军一路过来直插北门;第二路从沿溪而下至南门柴桥,破栅过桥进入城内;第三路由向导赖水水带领,从太平口经里岛依山曲折前进,下小东坑,出五里亭,横堵福州去路。国民党永泰县县长李森武听到解放军到达清凉的消息,他就向天鸣了两枪逃跑的信号,然后逃离永泰,跑到福州躲避在福州九曲亭老家,不久以后也被解放军逮捕枪决。而驻扎在鹦哥山上面,就是现在的登高山,国民党警察自卫队偷跑到小东坑的时候,被事先埋伏在小东坑的解放军抓获,那么三路解放军就一起到达永泰体育场进行会师。”

  在解放军入樟前,活动在永泰的闽中支队第四中队与第六中队,以及闽永游击队、梧桐游击队、大洋游击队、三爱游击队、霞拔游击队,已解放和控制大部农村,为配合解放军解放县城和向福清、长乐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黄宝华:“ 1949年8月11日下午,三路人民解放军先后进入永泰县城,贴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安民告示,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永泰游击队在程国良带领下,也整队进入县城,在体育场同人民解放军会师,宣告永泰解放。不久以后,永泰县委也就成立了。”

  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攻占永泰县城后乘胜向东挺进,解放了福清、长乐、福州。

  历史硝烟散去,曾经会师的红色旧址已变成教书育人之地。从过去的为解放中国而战斗,到如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虽然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但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却从未改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