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第九届海峡青年节?两岸青年永泰乡村振兴行活动在我县举办。这场以“两岸携手共谋乡村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了40名两岸乡建乡创青年参与,他们畅谈各自见解、碰撞智慧,为我县乡村振兴注入新理念、新方法。
继2019年12月嵩口镇被中共福建省委台港澳办、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授予“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称号后,今天我县再次获得两个授牌。2020 年 11 月,永泰县台湾青年创业基地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称号,该基地入驻企业从成立时的 8 家衍生到 10 家、创业台湾青年从16 人衍生到18 人。代表性的企业有永泰梅百华青梅文创园、永泰同安岚口遇见台湾民宿等。2020年 12 月,永泰县盘谷乡水尾村被中共福建省委台港澳办、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授予“福建省基层对台交流示范点”称号。该村是闽台最大的农业神——张圣君的母殿所在地。随着闽台交往的不断深入,很多台湾信众组团前来盘谷乡寻根谒祖、进香朝觐、参访交流。2017年1月,张圣君信俗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九届海峡青年节?两岸青年永泰乡村振兴行活动是永泰对台工作的品牌,受疫情影响,活动首次以“线上云会议”形式举办座谈会。座谈会上,3位永泰乡建青年和5位台湾乡建青年分别围绕乡建乡创主题,结合自身经验做法及收获体会,畅谈各自的见解,积极为我县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两岸融合研究院院长马彦彬教授围绕“乡村振兴是两岸共赢的新机遇、两岸合作乡建乡创的实践经验、展望两岸合作乡建乡创的前景”等三个方面为两岸青年作了经验分享。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两岸融合研究院院长 马彦彬:我觉得永泰的好山好水是最大的资产,一定要保护好、维护好。然后再去追求如何把它转换成市场价值,真正地为村民、为当地带来经济上的收益,我认为这两件事情它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环境整治,挖掘村子的资源禀赋优势,选择好产业发展的重心和方向,逐步建立起适合村子、能够为村子带来长效机制的重点产业。
据了解,本次活动在我县设立主会场,在厦门思明区和台湾南投县设立两个分会场,通过三地连线方式开展,共有27位台湾青年和13位大陆青年共40名两岸青年参加。活动以“两岸携手共谋乡村发展”为主题,通过三地连线进行交流观点、碰撞智慧,充分发挥了两岸青年的创造力与协作精神,进一步加强了两岸乡建乡创互动,鼓励台湾青年发挥台湾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优势,利用先进理念和成熟模式,积极投身大陆乡村建设,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福建省卢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州市草木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贵云: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学习到了台湾创业青年的新理念、新方法,对乡村振兴也有了新的认知。今后,我们将打造草木谷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更好地联合台湾团队进行茶文创产品的研发,讲好两岸茶故事,打造茶文化研学基地。同时,推动两岸制茶技术、产业、经营的互通有无,积极培育新品种,不断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实现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近年来,永泰县坚持举办海峡青年节、海峡论坛等各类两岸交流活动持续加大对台交流力度引进台湾青年来樟就业创业,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批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福建省基层对台交流示范点、福建省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福州市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众多荣誉。2014年,台湾青年邓海来到永泰县嵩口镇参与古镇活化开启了两岸乡建融合的新篇章。自2018年以来我县还多次举办“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为两岸青年交流融合搭建了一个新平台,通过借鉴台湾成熟的乡村建设经验吸引台湾人才来闽驻村,指导建筑设计、产业策划、实体业态帮助永泰乡村产业活化升级。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跨越海峡来到永泰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累计9个团队被省住建厅认定为引进台湾建筑师团队开展乡建乡创陪伴式服务团队。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考察时强调,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展望未来,永泰县将持续扩大两岸同胞交流合作,落细落实各项同等待遇,同台湾同胞共同分享大陆发展机遇,让台湾青年在永泰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