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亮晒比学”活动正在进行。本次“亮晒比学”活动,通过“亮项目、晒典型、比成绩、学经验”,持续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在全县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新篇章凝聚强大合力。
清凉镇“亮晒比学”项目
菌草种植示范基地
清凉镇采取“农户+村集体+合作社+服务队+企业”运营模式,集中流转村尾、清凉、北斗、旗山等6个村1000亩闲置土地,开展菌草种植试点工作。通过“统一培养、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方式,对口供应福建珍农发展(永泰)有限公司,由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推进未耕地整治、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菌草循环产供销“一条龙”闭环运营。预计每亩年产量30吨,年产值4500元/亩。目前,清凉镇已完成种植菌草1000多亩。
清凉镇结合中心村党委建设,同步引领发展蔬菜、蓝莓、竹业、研学、水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带动村财增收、村民致富。
“蔬”写新发展,“种”出好日子
清凉雨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蔬菜曾供应过厦门“金砖会议”,品质保障、近郊便利。清凉镇积极扶持雨兰合作社申请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及福州市直控蔬菜基地建设扶持项目,争取到30万元资金进行微耕机、精密播种机等设备升级,预计每年可节约经营成本5万元。同时,在做好现有600亩蔬菜基地管养基础上,继续整合、吸纳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资源,扩建蔬菜基地400亩,做大做强清凉蔬菜品牌。
立“竹”优势,助力产业“拔节生长”
清凉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有7200多亩,辖区内有福州一枝竹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竹制品生产、包装、销售,以及配套设备升级等,并与快递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厦门研发中心达成战略性合作,计划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化基地,2023年产值2850万元,预计今年可达4000万元。这家企业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小田村中心村党委牵线搭桥下,积极收购成员村、高山村竹种植大户的竹资源进行加工,带动共同发展。和三连制衣厂一样,一枝竹企业也为留守妇女提供“妈妈岗”,妇女可以在家进行简易竹制品品检、包装等工作,增加经济收入。自2020年引进企业以来,累计助力妇女就业200余人,带动村民增收193万元,因成效显著,2023年被福州市妇联授予“宝妈·顶梁柱母亲驿站”的称号。
以“莓”为媒,以节搭台
清凉镇坚持把蓝莓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连续举办两届蓝莓艺术生活季,精准定位“亲子休闲游”市场,拓展露营、研学等功能区块,采用自媒体矩阵宣传,携手福建人民艺术剧院打造“艺术+农业”模式,打响园区知名度,增强蓝莓产品市场消费活力,以蓝莓季带动消费季、盘活乡村游,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期间,吸引游客10000余人,收入同比增长20%。另外,支持园区改良品种、改进加工,做精蓝莓酒、蓝莓酱系列产品,预计年可增加村财收入3万余元。
探索“研学+”,串联经济带
清凉镇充分挖掘优势资源,探索农文旅多元融合模式,发挥中心村党委作用,串联“北斗-小田”沿线“研学+”产业。福州市第一支工农红军游击队驻地旧址——星火研学馆,已正式投入运营,累计接待省财政厅、市统战部、县纪委等各级机关单位、亲子团体研学体验20余场,带动村财收入2万余元。二期“趣小田”艺术农场正在布展设计,计划投资100万元打造“放学啦”主题餐厅、末世家园等游玩项目,丰富沉浸式研学体验。北斗幸福庄园实践基地,是全省首家“新时代法治教育基地”,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福州首个“两岸童谣之旅幸福驿站”,打造“休闲旅游+青少年社会实践”特色中小学生研学营地可以同时接待3000多人次,推出60多个研学实践课程,2023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收入达3000多万元。珍农菌草富泉羊循环产业示范基地,现有科研基地200 ㎡ ,与福建省农林大学共创产学研基地,已承接闽江学院师生团队、专家教授5批180余人次研学。同时计划链接北斗幸福庄园中小学生教育基地资源,提供户外素质拓展、农耕体验等。
壮大“水产业”,做好“水”文章
清凉矿泉水厂坐落于清凉镇渔溪村,拥有2个天然矿泉水矿井,深度均超过125米。水源富含2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中素有“软黄金”之称的偏硅酸含量高于国家标准2.5倍。企业旗下青云泉品牌饮用水连续三年为福州“数字峰会”指定用水。下一步,将继续发挥清凉镇渔溪中心村党委作用,促进生态“好”水变多元“活”水,与企业共同谋划“知水”小小科学家教研基地产学研融合示范点建设,支持企业筹备二期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研发中华草本类、功能性饮料,预计带动就业人数300人以上,有效增加村财和村民收入。
未来,清凉镇将继续积极融入,永泰“做大城关、做大产业”发展建设发挥近郊乡镇优势,加快推进三环路、清凉工业园区等县重点项目建设,谋强谋实产业项目,致力做大集镇、做大产业为“小县大城”发展贡献清凉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