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岭路四面“纱”
撩开岭路四面“纱”
来源:永泰县 时间:2020-03-18 10:00 浏览量:

 

 

“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

在永泰调研时作出生动评价

 

岭山仙境

 

 

 

岭路乡,位于永泰县东南部,东与福清东张镇接壤,南与莆田庄边镇交界,西与赤锡乡为邻,北与城峰镇相连,是永泰、莆田、福清三县市的结合部,距县城8公里,地域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达73平方公里。全乡下辖10个行政村,126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2297户,总人口8297人,共有14个党支部,304名党员。

岭路区域图


岭路,自然资源丰富

有着“森林人家 ”美誉

藤山自然保护区物种繁多

先后获评省级绿色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

市级文明乡镇,其下辖庄边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

 

金钟摇荡

 

 

情醉天池

 

 

岭路,是永泰县唯一省定革命老区乡

共有27个革命基点村和1个革命遗址

是永泰革命斗争的发源地

是红色革命的摇篮

 

凤落红色文化手绘地图

 

 

岭路,古迹众多、人文荟萃,宫庙宇居、古井驿道等明清建筑保存完好,“盘山歌”文化亘古流传。

 

岭路,永泰南宋时期三状元之首萧国梁的故乡,“萧氏一门十才俊,兄弟同榜进士郎”传为佳话。

 

萧国梁宗祠

 

 

绿色岭路 

 

 

岭路,森林覆盖率高达90%

境内拥有2个国家4A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青云山景区与中国云顶景区

 

 

PART1 青山碧水惹闲趣

青龙瀑布、白马峡谷、云天石廊

云顶天池、花海梯田、草场草甸等绿色宝库

等你来探索

 

 

青龙直下

 

 

御温泉酒店及温泉休闲中心

集温泉浴、景光浴、森林浴、氧气浴、阳光浴的最佳场所

 

 

贯穿境内的青云山隧道

是亚洲第四、国内第三双线单洞特长隧道

 

飞天揽景

 

 

穿越境内的211省道是福建省十大生态景观带之一,通往云顶景区的云顶福道(187县道)2019年获交通运输部评为“最聚财气的路”,获“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提名,连续多年成为“环福州.永泰国际自行车赛”的必选诗意赛道。

 

云迎福道

 

 

PART2 田园诗情画生活

 

 

 

 

 红色岭路

 


岭路,是省定革命老区乡

共有27个革命基点村和1个革命遗址

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早在1935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党的活动,1937年建立了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凤落支部。岭路,是中共闽中(闽南)特委长期机关驻地、活动中心和闽中游击队根据地重要区域,也是永泰革命斗争的中心和策源地。

 永泰游击区斗争形势图

 

 

岭路乡革命事迹陈列馆

  

 

 

 

 

庄边革命事迹陈列室

 

 

凤落红色文化广场

 

 

青云山红军洞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在这里留下了深深足迹,著名革命老前辈饶云山、饶刚生、程国良、饶振华、程守章、程守竹等也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走出的,更有李春柳、林顺德、程仰梅、程守元、饶国宝、程金兰等26位革命烈士血洒青山。岭路人民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做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这里,红色基因触手可及,精神传承源远流长。

 

邱大椿中药铺

 

 

烈士受难吊打处

 

 

凤落农会旧址

 

 

 闽中特委,永泰县委机关驻地

  (饶云山,饶刚生旧居,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岭路鹅脰革命基点村

 

 

中共四脚丘支部旧址

(李春柳烈士厝)

 

 

墩柄红军联络站

 

 

旗插鞍联络站

 

 

古色岭路

 


岭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相传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

途经永泰转头山

留下千古佳话

许多典故流传至今

 

境内文物、古迹甚多

拥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长坑村)

省级传统古村落(对山村)

 

长坑古村落

 

 

对山加冠古厝

 

 

明清时代古民居、古寨堡、

古庙宇、古道、古桥、古名木等

保存较为完好


长坑村“穿裙子的土楼”

更是全国仅有

 

叶洋程氏祖厝

 

 

金色岭路

 

 

岭路,状元故里

南宋泰乾道间

萧国梁、黄定、郑侨

禅联三科蟾宫折桂

七年连中三状元

堪称千古一绝

 

首位状元萧国梁,是福建永福(今永泰)翀峰山(今青云山)七斗村人。南宋孝宗乾道二年丙戍进士及第,其堂弟萧国馨、萧国钧于公元1169年同榜进士,直至孙辈三代人共出十位进士(含状元女婿杜申),“萧氏一门十才俊,兄弟同榜进士郎”传为佳话。

 

萧国梁肖像

 

 

萧国梁故居--桃源洞 

 

 

乡内的状元遗址、状元洞、九山书院等都镌刻着其求学成才的故事

状元遗址

九山书院遗址

 

 

状元厝遗址

 

状元洞   

 

当年有诗咏:

翀峰龟岭与龙屿,三处山川实壮哉

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青云山由此得名

喻“青云直上”之意

 

萧母救麂,麂来报恩

传说萧国梁中状元,还与他母亲的家教有关。他母亲心地善良,有眼光,胸怀广。萧国梁幼小时,有一天,一只受伤的小麂(jǐ)惊慌万状地从山上跑下,钻进萧宅。萧母见它无助哀求的眼神,动了恻隐之心。随即用衣服为之盖上,藏在角落处。出门遇见山上下来的猎人,询问小麂的下落。萧母将他指向另一个方向,麂子因而得救,萧母还为它包扎伤口而后放回山林。两年后的一天,小国梁在院子里坐在童车上玩耍,萧母在室内做事,众人都下地劳动去了。突然,有一只麂闯进萧家,用麂角挑起小国梁坐的“竹轿车”就往院外飞奔而去,萧母及家人见状大惊,急忙呼喊着追赶出来。刚跑出不多远,只听身后一声巨响,发生了山崩,整座萧宅都被山石压塌了。前面麂放下小国梁,随后向萧母点头示意,然后恋恋不舍地钻进山林间。

 

 

 

同时,岭路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古朴村落为型,举办农耕文化节,带来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体验。

 

对山黄花菜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