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庆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做大城关、做大产业”的战略部署,坚决落实“奋勇争先落实年”总体要求,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作为全镇重点工作的“牛鼻子”和“生命线”来抓,“四举”破局持续推动人才引育量质齐升、招商引资跨越增长、产业发展整体跃迁。
“链式反应”:构筑要素集聚生态圈。一是要素链补足建强。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梳理各村闲置宅基地、废旧厂房等存量资产,形成资源清单图册,同时以“包联领导+项目专班+调度跟进”模式开展“一图一策”跟踪活化行动,成功推进汤溪生态合作社二期等项目落地,提高闲置资源利用效能。同时,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补短板、强弱项、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优化运输线路、排水渠等基础设施布局,满足产业落地和人才成长留存的硬性要求。二是价值链活化提升。立足长庆本土特色,打造“长庆严选”等优质特色品牌,做固做优花生、李果、沃柑、竹笋等特色农产品,实现“土特产”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型。调动人才智慧活化中埔寨、文昌阁等历史资源,邀请专业的规划团队深挖李果、沃柑等产业资源,建立稳健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成功打造汤溪合作社、硕丰生态农业园、李果观光工厂等三产融合样板基地。
“破冰行动”:奏响产链补足序幕曲。依托长庆镇乡贤在外近万家连锁超市产业资源,围绕建筑、农业、限上批发等重点薄弱领域,摸清意向企业线索,绘制产业链图册,靶向招引“链主型”和优质税源企业,推动“零”产业破茧突围,发挥以商招商、以产招商作用,不断丰富产业类型,做大总量,做强固投。目前已经成功招引永泰县李果飘香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畅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永泰县恒锦鑫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去年备案引进的福建省狸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4月底正式开业。同时正在积极对接一家台资企业、一家钢铁贸易公司和一家纳税额达百万的建筑企业,有望招引成功。
“长情回归”:激活头雁引领主引擎。以乡情为纽带,将独属于“长庆”的精神力量转变为“长情”的人才力量,持续对接长庆在外“头雁”人才线索,建立常态化乡贤人才联系机制,通过“走访一轮、团结一批,致电一轮、巩固一批”等举措,持续加强与乡贤人才的密切联系。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人才工作进行摸底,共摸排梳理登记乡贤能人43名、乡村振兴人才23名、各村生产经营人才45名,建立人才信息库。借此打造“头雁引领+人才集聚”的人才工作格局,力争实现“对接一位”到“引进一批”的转变,促进专业人才“带土移植”。
“场景育才”:释放产才融合新效能。一是搭建人才施才场景。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通过“校地联姻”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引进对接农林大学等专家团队开展品种改良与技术培训,建立定期跟踪指导机制。立足实际,精准化招商招才,积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实现“招商地图”和“招才地图”合二为一,依托硕丰生态基地、汤溪生态合作社、生猪养殖基地等产业项目,精准引进返乡创业青年、农业和畜牧业等紧缺人才21名。二是搭建人才学育场景。打造中埔寨研学基地、花生博物馆等乡村振兴示范点,联合北京电影学院开展人才学习交流活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平台,有效提升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搭建人才留存场景。开展“永阳工匠”摸排等人才行动,着力构建崇尚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生态环境,使各类人才在精神层面获得价值认同、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升、政治抱负拥有施展平台,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人才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