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雪域高原 这位“60后”永泰教师三度援藏支教
来源:永泰县教育局 时间:2021-09-12 08:39 浏览量:
  “我们的偶像张老师,扎西德勒!”三度援藏支教的永泰县同安中学教师张孙庚,今年8月刚回到家就收到了西藏昌都市八宿县中学师生的祝福。

  20168月,张孙庚响应号召,申请加入福建省第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前往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支教。20178月,他再次留下,主动参加福州市对口援助西藏八宿县的教育、医疗“组团式”援藏工作,接受派遣到八宿县中学支教。2020年,他又踏上为期18个月的第3次援藏之路,倾情三尺讲台,把爱和希望播撒雪域高原。 

  援藏是张老师人生中的不平凡的体验,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张老师认为,“援藏”不仅需要一种高尚的情怀精神,还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承受大自然对生命的考验,需要忍受漫漫长夜带来的孤寂和痛苦,更需要有终生抱病的思想准备。援藏支教工作需要常怀“七颗心”:热心援藏,爱心支教、专心工作、精心指导、用心搭桥、耐心辅导、真心帮扶。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这是援藏干部人才常说的一句话。到雪域高原后,张孙庚曾因高原反应难受过,也曾因失眠和远离亲人而痛苦过。失眠成为了他来藏区觉得是最难适应的事,很多时候他都很担心这样下去的结果。坚持、坚持,再坚持。他时常给自己加油、鼓劲,每天总是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每当一站上讲台,望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什么烦恼都会抛到脑后。这就是教师一种独有的精神,更是教师一种特有的美德。这种美德源于对知识的笃信、行于对讲台的痴情和对藏族学生的热爱与责任,它诠释了一个援藏教师对敬业奉献的执着。 

   

   

  援藏就意味着吃苦,援藏就意味着奉献。面对困难,1967年出生的张孙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它。2016年在昌都第三高级中学支教,有时连续多天停电停水,在高原严寒缺氧情况下,张老师和进藏“援友”一起抬水到八楼,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藏族学生辅导功课。张老师说,专心上课、耐心辅导,陪伴可爱的学生们健康成长,尽管累了些,但课间经常听到学生喊着“我们的偶像张老师来了”,没有教过的学生也点头致敬,喊着“老师好”,让他顿时忘记高反、忘记疲劳。 

  为了适应受援学校教学的需要,张老师不断地钻研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和培养藏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达到教学最优化,他除了认真学习当地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还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教案,修改ppt等,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和谐、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课堂中,他还特别注重“问题驱动,启发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时鼓励学生,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援藏支教不仅要教好每一个学生,还要传帮带好当地藏族老师,把教学技能传给他们。”张孙庚老师把这种共识,融入自己的支教实践中,先后与援教学校7名新教师和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不遗余力地悉心指导,使他们尽快入门;引领受援学校统一进行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张老师上好公开课、示范课,做好“传帮带”,以研助学、以研促教,促进当地青年教师成长。 

  

  五年来,张孙庚先后获得福建省队援藏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援藏教师,昌都市优秀援藏干部人才等荣誉称号。20218月张孙庚被确认为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