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丹云乡是国家级生态乡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北部,东接葛岭镇,西接白云乡,北接闽侯县竹岐乡,距永泰县城34千米。丹云乡总面积60平方千米,辖丹云、下洋、翠云、前洋、赤岸、溪坪等6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60个村民小组,2024年总人口3933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铅锌矿和大理石饰面板材,未探明储量。还拥有水电、林业、水果等自然资源,有5座水库,总蓄水量700万立方米,耕地6490亩(人均1.5亩),林地7.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49%。
【经济发展】
经济指标:2024年,丹云乡完成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 23018万元,完成年计划153.5%;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302万元,完成年计划139%;完成限上贸易零售额 2045万元。
村集体经济:全乡6个行政村村财总收入399万元,其中1个行政村达100万元以上,1个行政村达50万元以上,3个行政村达20万元以上。
【基础设施】
2024年,丹云乡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投资10万元实施赤岸村斗不垅拦水坎及水渠灾毁修复工程,投资15万元实施大赤岸公厕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及路灯建设,投资25万元实施赤岸村护岸及河道整治,投资20万元实施丹云村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及路灯建设,投资30万元实施丹云村洋头公厕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序时推进丹云村当局水源提升改造项目建设进展,全面完成35kV白云变10kV丹云线天台寺支线防雷项目工程建设。
乡村道路有序升级。积极推动葛丹公路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通丹云跨越发展“最后一公里”。投资70万元溪坪村道路拓宽提升及岭头停车场建设,投资120万元实施台风“杜苏芮”“海葵”灾后道路、挡墙、护栏等损毁修复,投资110万元实施翠云村库区道路硬化工程,投资100万元实施翠云村长坵至坑下村道项目,投资700万元推进下洋村天台寺施工便道提升改造工程建设。
【招商引资】
丹云乡2024年度招引大项目好项目1个,总投资达0.3亿元,成功申报1个台资合同项目,引进13家企业,纳税超125万元。
【社会事业】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2024年,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12次,发现并整改3个。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达297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组织开展消防、地震等应急演练6次,参与群众达12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严守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底线,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平安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平安丹云”建设,实行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联动宣传,以综治宣传月、“八五普法”、村居法律顾问等为平台,开展平安三率宣传20场,现场法制宣传咨询45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参与人数达2500余人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看家、雪亮乡村”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建设,完成视频监控平台和辖区派出所监控平台探头资源接入工作,建立“中心村委员+包村工作队+司法调解员+包片党员”的调解队伍,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24 年,全乡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件。
【产业基础】
全面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化建设,推进智能化养殖。蛋鸭产业园区已完成投资1.8亿元,一期6幢禽舍厂房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30万羽蛋禽已上架产蛋,日均产蛋量约24万枚;二期5栋禽舍已完成建设,新上架蛋禽21万羽,日均产蛋量约16万枚。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的有机肥厂和粪水资源化利用及处理厂已投入使用,月均产有机肥500吨。三期2套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已完成建设,日均处理污水100吨。投资3000万元成立光阳蛋鸭研究院,引进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开展蛋鸭联合育种,推出4代蛋鸭新品种,进一步提高料蛋转化比。金蛋工程成功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主体。
【特色农业】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完成耕地流出整治163.09亩,全面完成“海葵”台风灾毁新增耕地设计修复工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油茶、槟榔芋等特色种植产业,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油茶品质和产量,全乡共种植油茶1000余亩,年产约40000公斤,年产值480万元。实施千亩中草药林下经济示范项目,推动以三叶青为核心的中草药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乡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11000余亩,实现大棚育苗超80万株,年产值可达200余万元,每年流转的农民土地租金可达80多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