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在沪女企业家,是商会秘书长,亦是政协委员。她多重身份在身,却能游刃有余切换,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企业的发展,以坚定的信念在强手如林的商界中,谱写出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


她叫汪萍,创业路上的女强者,商业的女精英,凭借自己对事情独到全面的见解与执着追求的恒心,在上海这个“魔都”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成就了一番事业。
汪萍,出生于我县大洋乡的农村家庭。年轻时,家庭并不富裕的汪萍和普通农村姑娘一样,做着粗重的农活,盼着早日能够走出大山,找到好的归宿。1988年,婚后的汪萍跟随着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前往北京,开始从事永泰人在外的“老本行”——卖干货。创业起步的艰辛不言而喻,初进北京城,陌生的环境,相差甚远的风土人情和截然不同的气候,就连落脚的地方都是临时租借的,这让汪萍不由感到心酸。但上天会眷顾吃苦努力的人,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汪萍和丈夫的生意就有了起色,并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如此,她在北京一待,就是十五年。她说:“在北京十多年,孩子也慢慢大了,因为当时我们有很多老乡在上海创业,我们偶尔会到上海玩,看到上海的绿化、空气很好,气候也适宜,那时候就想,在北京事业做的一般般,是不是到上海来试试。”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动力也就有多大。在北京初尝了创业的果实之后,汪萍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想着在更宽广天地里拓展自己的事业。随着上海的经济实力不断上升,汪萍敏锐地嗅到了商机。2003年,她从北京来到了上海,开始了二次创业。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和人脉积累,第二次创业让汪萍更加得心应手。这一次,她从市场租赁开始。她深知,要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闯出一片新的天地、干出一份更大的事业,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有远见和坚持是不行的。于是她铆足了劲,一边学习相关经营知识,一边用心总结改进经营方式。
汪萍告诉记者,2007年时她就想,如果自己有一块地,那么再经营,应该会更有目标,更明确一点。考虑到自己有一些原始积累,于是2008年我们就谈了一块地,这块地一共15亩。经过几年的打拼,汪萍终于在上海站稳了脚跟。2009年,汪萍买下了现在公司所处的地块;2012年,该地块开始正式启动建设。此后,依托着周边的四所大学,汪萍的公司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她说:“2009年接了这块地以后,从规划、审批、建设、竣工、招商,到现在招商满租,这个过程花了12年。”
据了解,汪萍所属的上海常青商业大厦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湾旅游开发区,地处风景优美的海湾旅游风景区。大楼周围企业群集,毗邻人文气息浓厚的高校园区,周边在校学生规模有六万余人。以打造海湾旅游区、高校商业配套、大学生创业基地及科技企业孵化平台而建。近些年,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汪萍还先后引进了各国餐饮、培训机构、健身房和酒店住宿等,她的商业视角逐步多元,商业版图也不断扩大,她也先后被推选为上海市福州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上海市永泰商会第四届秘书长,被评为十大巾帼闽商、优秀商会工作者等。
2017年,汪萍就任上海市永泰商会秘书长。上任伊始,汪萍就对自己定下了目标——既要当好商会的管家,又要做好商会的执行者、宣传员、外事协调员。商会工作千头万绪、琐事繁多。作为一个商会秘书长,尤其是一个女秘书长,汪萍不仅拥有女性管理者的柔韧细腻,更具备男人的勇气和胆魄,她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与人平等相待,在工作中善于换位思考,而作为女性特有的坚韧和耐心、细心、敏智、亲和力、凝集力和服务力等要做到极致,从而使自己对工作、对家庭、对生活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以积极的姿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汪萍说:“对这个商会尽心尽责,如果说能得到大家认可,我很高兴;如果说得不到认可,对我还有更高的要求,我也会去再学习再接受。”
为了推进商会和会员的共同发展,汪萍不定期就会组织会员进行交流学习,无形有形中为会员提供帮助。两年多的光阴过去,看到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会员们都说自己当初没有选错人。上海永泰商会会员 李家炜告诉记者,汪萍是最忙的,很多事情都要她来操持。因为商会的活动都是会员还有各个会长自己来做,没有请外面的工作人员,所以说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当谈到家庭,汪萍轻轻地叹息。她坦言,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为了事业,她一直没办法拿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陪伴家人,这是她最大的遗憾。家庭永远都是女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汪萍坦言,接下来她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方面,给予亲人更多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